本帖最後由 alvinleung 於 2014-11-25 16:27 編輯
引言
呢個系列其實都想寫左一排
自問影相功夫並不是十分到家,雖然認真計,都影左五、六年,直到近數年先叫比較似樣
由於在下對風景攝影比較有熱情,但又懶既關係(腳架/ND絕少出動,日出/黃昏撞啱先影),所以唯有在構圖上下比較多功夫。自己衡量自己(唔敢同人比較 ),在運用超廣方面,算係開始成形,大概有一d構圖心得,希望同大家分享,亦借此拋磚引玉,請到真正既高手指教 
另,所謂構圖,同時亦包括採光,測天等等風景攝影必須的元素,超廣由於視角問題,影人文風景好多時天空都會入鏡,稍強的光源亦會影響畫面光暗分布,所以呢d方面須特別注意。
整個系列暫定四部,畫面平衡、遠與近、環境採光、重點分布
先講第一部。
畫面平衡
超廣的視角對畫面平衡十分敏感,與被攝物的較近的距離往往製造出頗強的透視變形,需要構圖上的平衡來彌補失衡感覺,呢方面響拍攝本身有強烈幾何感的主題(例如建築)時,尤其需要注意,如下圖:

這種平衡不但指左右平衡,同時亦包括上下平衡。上圖就是將相機高舉在頭上拍攝的(利用反mon構圖),目的就是儘量保持上仰角度水平,減少門廊梯狀變形,同時能將前景納入構圖中,製造空間感。
這張同樣運用了"舉機過頭"的拍攝手法:

當然,亦可利用同一原理,蹲下以增加上仰角,誇大梯狀變形,凸顯失衡感,如以下例子: 

不少人影超廣只以人眼高度影,仰角只固定一個角度,事實上,稍微改變仰角,對畫面平衡已經有頗大影響對比同一地點所影的兩張圖:

VS

而舉機/蹲下,就是為左更大的仰角彈性,從而影響構圖平衡的一個手法而已。
另外,當然還有比較基本的左右平衡,這不但是指水平,還有是否與焦平面成直角拍攝(對齊被攝物中軸),影響消失點延伸向畫面四角的線條角度。

以上圖為例,只要向左或右稍踏一步,偏離中軸,整個畫面平衡感就被打破。
最後,要補充一點,畫面平衡絕非唯一或最高原則,但超廣所製造的誇張透視本身有強烈失衡的傾向,正如早前所說,製造構圖上平衡是彌補失衡感的其中一個有效法門。
用超廣,為找尋畫面的平衡,蹲下,舉機,不斷向左向右踏步,外人睇黎似傻佬,但實質是很基本的事,所以各位下次影相時,唔好介意人地目光,不妨多多郁動~
[第一部完]
***************
相關連結:
超廣角的風景構圖技巧 (一): 畫面平衡
超廣角的風景構圖技巧 (二): 遠與近
超廣角的風景構圖技巧 (三): 環境採光
超廣角的風景構圖技巧 (四): 重點分布
|